My experience of interview

又到了狂面試的季節! 每年入冬到過年前的這一段時間, 就是小弟到處面試的時候. 只要產業方向沒有太大的差異, 而且又還有假可以請的情況之下, 基本上對於有提出邀請面談的公司, 小弟都會抱持著"就當是聊天"的心態去看看. 不論對方的資本額在五千萬, 還是幾十億, 在台北還是新竹, 只要感覺還OK, 通常就會過去哈啦一下, 一方面增廣見聞, 另一方面累積經驗, 再說有機會和一些主管級的人物哈拉, 說不定還可以學到一些有的沒有的.

有的人可能認為, 又沒有要換工作, 何必沒事跑去面試? 在我的想法中, 如果在工作無虞時間又允許的狀況之下, 請個假多去看看別人的產品, 了解現在產業的情況, 對於一個需要長期獃在同一產業的人來說, 應該是好處居多的. 唯一比較不好的可能只是, 因為業界小, 接觸的圈子也小, 說不定隔天其它同事就都知道了, 這確實是比較頭痛的一點.

就在每年至少都有三到四次的面試之後, 現在已經少了當初的緊張害怕, 取而代之的是侃侃而談和輕鬆以對. 反正也不急著換工作, 就當是去找人聊天, 或是了解一下其他家的產品, 說不定還可以因此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何樂而不為呢?

在面談之前, 先由HR帶領進入會議室, 坐定之後遞上一杯茶水, 一支筆以及一些紙張. 那杯水, 每次看到那杯水, 再看著HR的眼睛, 彷彿可以看出其心聲, "快喝吧, 趕快面試完趕快閃"; 而那枝筆, 通常是會與那一堆紙張搭配使用, 除了一些基本的人事資料外, 剩下的不外乎就是一些考試. 除了英文, 還有可能是智力測驗, 計算機概論或者是一些阿沙布魯的測試.

HR招待一杯水應該算是基本的禮貌, 好點的給一杯茶, 再好一點的紙杯加個手把杯墊, 更好一點的是直接帶你到茶水間, 喜歡喝什麼自己弄. 我也有碰過連杯水都沒有給的, 填完資料直接面試, 之後還自己跑去買水, 有夠可憐的.

現在的公司都很絞盡腦汁的, 試圖把人事基本資料表搞的像是身家調查一樣, 除了一些基本的資料外, 還有更細項的部份可能都需要寫出來. 就拿學歷來說, 校名和科系算是基本盤, 有的還會加註一個地區, 就給我有種過頭的感覺; 過往工作的薪資寫出來不打緊, 有的還會要你寫出津貼, 紅利, 獎金...等等. 最頭痛的來了, 就是專長, 興趣以及嗜好.

對我來說, 專長就是接受上級指令, 把工作做好; 興趣就是承受上級責備, 情緒調適好; 嗜好就是背著上級長官, 批評文寫好. 但是這些東西又不可能真正寫在上面, 頂多是私底下自己想想, 讓自己爽一下罷了. 曾經在幾次密集的面試之後, 差點要在專長欄寫下"專家是最長", 嗜好欄寫上"是我比較好", 興趣欄寫入"姓名很無趣". 難道面試的長官和HR喜歡看, 專長電腦, 嗜好電影, 興趣電視...之類的文字喔...

其實這些東西透過面談就可以帶到了, 好像也沒啥必要列在人事資料表上. 就像是雞肋一樣, 食之無味但棄之可惜, 好像多列一項可能就代表公司制度嚴謹, 索性就列上去.

通常基本資料表會花掉大約15分鐘的時間, 只要其中的項目不要太細, 說不定還可以更快. 對我來說最花時間的就是學歷部份. 我對我個人的求學生涯, 可以說是一點時間概念都沒有, 所以每次都要花掉一些時間去反推, 把時間算出來.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面試, 我曾花了將近半小時填寫資料表, 他家的資料表除了一些基本項目之外, 還需要給自己下評語. 比方說, 在工作職位上, 我是個...; 或是, 在待人處世方面, 我能夠...; 這種東西我也很頭痛. 寫太好的人家不相信, 寫太差的人家又相信, 而摸著良心寫的, 說不定又會被認為太假. 像這一類的東西, 比較老油條之後, 基本上都是空白不寫, 寫多了無濟於事, 再說, 我是花時間來面談的, 如果花時間寫這些就可以讓面試官或是HR了解的話, 那又何必跑這一趟?

記得有次去竹科一家公司面試, 資本資料填完, 還有性向測驗, 智力測驗和英文測驗. 整個寫完總共花了我一個半小時, 面談又花了兩個小時, 下午一點半進去, 出來已經快要五點. 第一次光資料文件就寫到手軟, 感覺好像不是來面試, 有點像是在考試.

最近一次的面試就很有效率, HR在通知面試的信件中, 直接附上了人事資料的電子檔, 要我填好當天帶去, 這樣子才像是面試, 寧願把時間都花在兩面的言語溝通上, 也不要浪費在填寫資料的過程中, 省時也省力.

談到薪水這種敏感的話題, 通常都可以得到對方一致性的宣告, "你放心, 薪資絕對不是問題, 公司雖然沒有很大, 但是都很肯給.", 依照經驗, 往往這種公司開出的薪資都是會與宣告成反比. 大一點的公司, 薪資基本上都是由HR部門主宰, 學歷高的就嫌經歷不足, 經歷足的就嫌學歷不夠好, 一脫拉庫的理由都可以說出來, 為的就是要壓低薪資. 或者就是用股票和獎金來弭補薪資的不足, 基本上這種目前看不到的東西, 通常我都不會列入考慮, 畢竟看的到, 馬上可以進入口袋的才是重點.

現在這個社會, 只要是失去競爭力, 就很容易跟產業脫節, 我的方法就是不斷利用面試的機會, 尋找繼續成長的動力, 雖然有時候還挺累的, 不過卻可以很清楚目前產業上的情勢, 以及自己身在產業中的競爭力.

寫完後...繼續去下一家面試吧...

留言